杨升祥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

传承人介绍

男,汉族,1945年7月生,山西省襄垣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戏(襄武秧歌)代表性传承人。1958年考入沁县艺校,师从陈祖臻,主攻二胡。次年分配到襄垣县秧歌剧团工作,师承名丑艺人武启法,学唱三花。1960年改行学音乐,师承琴师范茂和,在总结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将“四句二性板”由单一的小旦腔发展成各个行当兼有的唱腔,并创新了摇板、哭板、导板回龙等多种板式,丰富了襄垣秧歌的表现力。为襄垣秧歌作曲一百八十六部,为襄垣鼓书作曲五十八部,其中十多部作品获省级奖项,四部作品获国家级奖项。退休后,积极为剧团编排、移植剧目,同时又在长治文化艺术学校任教,培养出数批功底扎实的戏曲演员,为秧歌艺术发挥余热。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秧歌戏(襄武秧歌)
分  类: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2-0601 刘巧菊 1942.09.19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隆尧秧歌戏)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02-0602 吴年成 1942.12.30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隆尧秧歌戏)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02-0603 张占元 1941.07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河北省保定市
02-0604 张元业 1932.02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 山西省朔州市
03-1060 张福 1951.02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朔州秧歌) 山西省朔州市
03-1061 张润来 1932.10.28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03-1062 苗根生 1921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祁太秧歌)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
03-1063 白美云 1963.10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祁太秧歌)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03-1064 任森奎 1932.07.23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襄武秧歌)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04-1650 武玉梅 1947.09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05-2381 王芝兰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蔚县秧歌)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05-2382 孙贵明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祁太秧歌)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05-2383 李英英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壶关秧歌)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屈登梅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蔚县秧歌)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张芬然 汉族 传统戏剧 Ⅳ-70 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河北省保定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Ⅳ-70 秧歌戏(隆尧秧歌戏) 传统戏剧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Ⅳ-70 秧歌戏(定州秧歌戏) 传统戏剧 河北省保定市
Ⅳ-70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 传统戏剧 山西省朔州市
Ⅳ-70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传统戏剧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Ⅳ-70 秧歌戏(蔚县秧歌) 传统戏剧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Ⅳ-70 秧歌戏(祁太秧歌) 传统戏剧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
Ⅳ-70 秧歌戏(祁太秧歌) 传统戏剧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Ⅳ-70 秧歌戏(襄武秧歌) 传统戏剧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
Ⅳ-70 秧歌戏(襄武秧歌) 传统戏剧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Ⅳ-70 秧歌戏(壶关秧歌) 传统戏剧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Ⅳ-70 秧歌戏(泽州秧歌) 传统戏剧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Ⅳ-70 秧歌戏(沁源秧歌) 传统戏剧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