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太原市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部、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及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在晋商和当地文人的作用下,发展成晋剧。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晋北及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两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了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它唱腔丰富,有乱弹、腔儿、曲子几种演唱声腔,板式多变,表现力强,如乱弹板路就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七种。张家口晋剧也称“口梆子”,它吸纳当地方言并借鉴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的艺术特点,演唱起来富有韵味,同时也形成了一批特有的剧目。   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晋剧上演剧目迅速减少,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则以老年群体为主。在此情势下,晋剧前景堪忧,急需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晋剧
分  类: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 山西省太原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2-0463 牛桂英 1925.06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2-0464 郭彩萍 1944.09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2-0465 王爱爱 1940.09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2-0466 武忠 1940.04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3-0985 田桂兰 1941.02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3-0986 程玉英 1920.11.18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3-0987 马玉楼 1934.06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3-0989 牛学祯 1942.10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河北省张家口市
04-1598 冀萍 1935.06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4-1599 高翠英 1943.03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4-1600 李月仙 1940.12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4-1601 阎慧贞 1939.09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4-1602 谢涛 1967.06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5-2315 栾德宝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
05-2316 贾炳正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晋中市
05-2317 王万梅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晋中市
05-2318 何小菊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栗桂莲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宋转转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董丽萍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河北省张家口市
苗洁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冯继忠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晋中市
姬荣生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金世耀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山西省
李萍 汉族 传统戏剧 Ⅳ-18 晋剧 河北省张家口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Ⅳ-18 晋剧 传统戏剧 山西省
Ⅳ-18 晋剧 传统戏剧 河北省张家口市
Ⅳ-18 晋剧 传统戏剧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
Ⅳ-18 晋剧 传统戏剧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