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鼓腔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东平县      端鼓腔又名“端供腔”或“端公腔”,是流行于山东省东平县一带的曲艺品种,因早期多在“敬河神”活动中演出,故东平湖一带又俗称之为“敬河神”。   端鼓腔至迟在清代中叶即已形成。后来,其文化功能也由原初的专为“敬河神”而演唱,逐渐扩大为渔民庆贺丰收和婚娶寿宴等活动时的娱乐助兴表演。表演形式为一人或多人手持羊皮端鼓,边敲击边走动演唱。唱腔曲调有【七字韵】、【十字韵】、【请神调】和【送神调】等。传统节目有《魏征梦斩小白龙》、《张相打嫁妆》和《刘文龙赶考》等。不仅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色,而且极富民俗研究价值。   20世纪末期以来,端鼓腔的表演十分少见,传承状况堪忧,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端鼓腔
分  类: 曲艺
申报地区: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5-2526 杨成兴 汉族 曲艺 Ⅴ-114 端鼓腔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丁立新 汉族 曲艺 Ⅴ-114 端鼓腔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Ⅴ-114 端鼓腔 曲艺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