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
贵州省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共有苗族一百七十余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苗族素“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苗族民间流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对疾病的病因、诊断、用药,药物的命名、加工炮制、养生保健都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两纲、五经、三十六大症、七十二疾、一百零八小症和四十九翻的理论体系。苗医掌握的疾病有二百余种,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等科。其中外治法别具特色,著名的有薰蒸、滚蛋、化水、踩铧口、挑筋、发泡、火针、爆灯火、刮痧等疗法,治疗伤科正骨、刀箭枪伤以及蛇虫咬伤非常有效。 九节茶药是药膏型药剂,来源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榕江县、黄平县等地的苗医经验方,其方剂来源于锦屏县苗医杨氏家族。   九节茶药的处方主要为九节茶1500克、野葡萄根1200克、水三七1000克、水冬瓜800克、滚山珠500克、螃蟹500克。制作工艺是按处方将药称量配齐,滚山珠、螃蟹、白蜡单放。先将九节茶、水冬瓜、水三七、野葡萄根等药物碎断成细块,将滚山珠、螃蟹碾成细粉过80—100目细罗。炸料是另取茶籽油1500克,倒入锅内加热,将九节茶、水冬瓜、水三七、野葡萄根等炸枯至黄色时,去渣、过滤。制膏是取白蜡500克加入药油内溶化,倒入缸中待温,将滚山珠、螃蟹粉兑入,搅匀即成药膏。贮藏用搪瓷缸或陶瓷罐装,密封置室内阴凉处,勿受高热。九节茶药的功效是散血退肿、续筋接骨,主治骨折、跌打损伤瘀肿,是苗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没有文字,苗医苗药的传承十分脆弱,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
分  类: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 贵州省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4-1950 龙玉年 1935.11 苗族 传统医药 Ⅸ-15 苗医药(癫痫症疗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05-2963 田兴秀 苗族 传统医药 Ⅸ-15 苗医药(钻节风疗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05-2964 王增世 苗族 传统医药 Ⅸ-15 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龙薪臣 苗族 传统医药 Ⅸ-15 苗医药(骨髓骨伤药膏)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Ⅸ-15 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 传统医药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Ⅸ-15 苗医药(癫痫症疗法) 传统医药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Ⅸ-15 苗医药(钻节风疗法) 传统医药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Ⅸ-15 苗医药(骨髓骨伤药膏) 传统医药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