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作舞
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项目介绍


  
  乐作舞是哈尼族和彝族共有的一种歌、舞、乐一体的古老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岸红河县的哈尼族、彝族村寨。跳乐作舞,彝族民间称为“载比”;哈尼族民间称为“哈塞塞”,又名“龙纵撮”。
  “乐作”的称谓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哈尼语音译,“乐”是大家之意,“作”是玩跳之意。“乐作”就是大家来跳乐。据说在彝族中“乐作”这一名称是石屏、建水人称红河南岸彝族舞蹈的别称。经过近百年的演变,“乐作”在哈尼族、彝族群众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舞蹈名称。新中国成立以后又经文艺工作者学习交流,把江外“乐作”的名称传播到全省乃至全国的文艺界,成为大家对江河南岸哈尼族摆放跳乐的统称。
  跳乐作舞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和形式的限制,却有一定的程序。舞前先是有乐队伴奏的抒情性歌唱,乐队人员不参加舞蹈,但往往会随着伴奏的节拍摇晃身体,并以高昂的帮腔助兴。然后人们多呈双数围成圆圈起舞,边跳边唱,忽动忽停,间或拍手,有时交错对穿,有时翻身自转,但总体上始终保持圆圈的外观。舞者姿态优美,动作柔和而轻盈,舞动的手臂如同蜻蜓振翅,膝盖富有弹性地屈伸运动,舞步的套路丰富而完整,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乐作舞是哈尼族和彝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它在边疆各民族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中发挥着媒介作用,为增进边疆各民族的友谊和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由于保护措施不够健全,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乐作舞已面临生存危机,亟待保护传承。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乐作舞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舞蹈-生活习俗舞蹈
申报地区: 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5-2270 李阿胖 彝族 生活习俗舞蹈 Ⅲ-74 乐作舞 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