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象牙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之前。及至唐宋时期,随着我国航海业的不断兴盛,象牙雕刻艺术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北京、广东、江南地区为主的三大流派。
象牙雕刻分为圆雕、浮雕、镂雕和浅刻、微刻。而象牙浅刻本来是蕴涵在其他象牙雕法里的。直至明末清初,才渐而发展成一种独立的传统美术品种。常州地区以象牙浅刻表现书画艺术的传统源远流长。明末常州地区出现了象牙浅刻“皮雕法”的大家张希黄。晚清以来,又相继出现了周之礼、张楫如、吴昆、薛佛影、闵雅兴、杨雪芳等一大批名家。发展到当代,常州象牙浅刻已与北京立雕、广东镂雕一起,成为当今中国象牙雕刻的三大流派之一。
常州象牙浅刻创作、制作的步骤一般有:开料、描图、雕刻、上色、封蜡等过程。总体来说,常州象牙浅刻的细节处理非常纯熟,手法上能依据作品的内涵要求,巧施勾、刮、雕、刻、琢、铲的刀下技艺、工艺,使作品显出层次、明暗、浓淡而具立体感的艺术效果。
常州象牙浅刻在表现形式和工艺技法上,在继承清末江南派和近、现代海派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吸收了竹刻、绘画、书法等传统艺术特色,大胆突破了“线画”的传统,创新浅刻刀法,刻出了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敷色神韵,表现出特定形象的特殊质感,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同时,又融入现代美术元素,使作品不光体现出传统象牙浅刻的底蕴,而且更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图案奇峭清新,气韵生动。刻山水,壮美天涯咫尺于牙面,意境深远;刻书法,铁划银钩,刀刀见功力,显示出笔墨的意趣和韵味;刻花卉翎毛,似能感其动,闻其声,给人以栩栩如生的艺术魅力。而其中的微刻,则以创意动人,以精细悦人,作品风格精致典雅正是其审美价值的最高体现。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Ⅶ-27 | 象牙雕刻 | 牙骨雕刻技艺 | 中国北京市 |
Ⅶ-27 | 象牙雕刻(广东省广州市) | 牙骨雕刻技艺 |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