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项目介绍


  
  新疆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花毡、印花布的织染最为著名。维吾尔族有使用羊毛毡的传统,日常居处,凡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要精心装饰,用于铺炕、铺地、礼拜和做壁挂使用的花毡即在装饰之列。直到20世纪90年代,维吾尔族生活中都没有离开过花毡,至今少数有土炕的住家仍在使用。
  且末县的花毡制作工艺包括压花毡、印花毡、绘花毡与贴绣花毡等多种,其纹样题材丰富,色彩鲜艳,种类繁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中既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寿纹、回纹、博古纹,也有阿拉伯风格的几何和花卉纹样,还有维吾尔族日常用品、工具纹样及伊斯兰教风格的净壶、圣龛等纹样,甚至还有景教和佛教纹样。
  花毡也是哈萨克族人民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哈萨克语称之为“斯尔玛克”。哈萨克族花毡多为双层,比普通毛毡厚,缝制密实,经久耐用,可传几代人。它主要流布于塔城、伊犁、阿勒泰、木垒、巴里坤等哈萨克族牧区。塔城是新疆哈萨克族比较集中的地区,花毡使用十分普遍。哈萨克花毡的制作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原料主要有羊毛、毛线、彩色布、染料等,整个制作流程由剪羊毛、打羊毛、擀毡子、绘图设计、图案染色等环节组成,制作方法包括毡贴、布贴、毡和布并用、刺绣等。哈萨克族花毡主要有座垫花毡、床上花毡、嫁妆花毡、炉灶旁使用的花毡等种类。这些花毡色彩艳丽,图案内涵丰富,反映了哈萨克牧民的理想和愿望,为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具体材料;其制作工艺和流程严格合理,符合科学要求,也具有少数民族工艺史方面的研究价值。
  目前工业化地毯生产及化纤地毯的问世,极大地冲击了手工擀制和刺绣花毡的市场。在此情况下,大多数年轻人不愿学习花毡制作,掌握这门技艺的只有少数老年人,传统花毡制作工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模戳土印花布是新疆维吾尔族英吉沙县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人们以自己织造的白布为底料,采用凸版模戳进行印制。印染所用的模子都是以木材手工雕刻而成,其大小视图案的大小而定。模戳土印花布的颜色多为大红、粉红、果绿、中黄、淡黄等,图案则多以花果植物、家用器皿为素材。这种花布主要用于墙围、壁挂、腰巾、餐单、褥垫、窗帘等的制作,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给人以古朴、素雅、大方之感,深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
  英吉沙县的模戳土印花布反映了一千年前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为探索维吾尔民族的发展变迁提供了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分  类: 传统手工艺-纺染织绣技艺-印染技艺
申报地区: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5-2732 吾吉阿西木·吾舒尔 维吾尔族 印染技艺 Ⅷ-23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Ⅷ-23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印染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Ⅷ-23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印染技艺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
Ⅷ-23 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印染技艺 中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非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