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项目介绍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惟一“中国茶艺艺术之乡”等称号,是岩茶的故乡。
  武夷岩茶的制作可追溯到汉代,经历代的发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出现了岩茶制作的完善技艺,首开乌龙茶制作的先河。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其传统制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是“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大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低温久烘”等环节。
  武夷山为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伴而生的茶俗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喊山、斗茶赛、茶艺等风俗雅俗共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已经批准武夷岩茶为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商标总局也批准其使用“武夷山大红袍”商标。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机械生产工艺的冲击,加上老艺人疏于传技,传统岩茶制作工艺出现濒危迹象,急需加以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分  类: 传统手工艺-农林产品加工技艺-制茶工艺
申报地区: 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3-1329 叶启桐 1945.11.29 制茶工艺 Ⅷ-63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04-1854 陈德华 1941.08 汉族 制茶工艺 Ⅷ-63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