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项目介绍

螳螂拳是中国著名的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象形拳的一种。它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产生于明末清初,相传由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郎(山东栖霞人于七)所创。螳螂拳的形成发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众多武术流派之长而成,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可以说螳螂拳是中国古代武术文化的载体,研究这种拳术对于了解明清之际的武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螳螂拳在演练时是一类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的拳术,在学习时,要求以空气为最佳练功器械,在武术各拳类中具有显著的独特风格。

崔寿山前辈所著《太极螳螂拳谱》之《叙言》中写道“公(李秉霄)得异人传,能取内外两家之长而兼之,集内家的跌法和外家的短打于一身,吸取了螳螂的许多特长编制的一类优秀拳术。在长期的传习过程中,又广泛地吸收其它拳术的一些优点加以改造,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独立拳派。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螳螂拳(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体育、杂技与游戏-传统体育
申报地区: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5-2550 孙日成 汉族 传统体育 Ⅵ-33 螳螂拳(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Ⅵ-33 螳螂拳 传统体育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
Ⅵ-33 螳螂拳(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传统体育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Ⅵ-33 螳螂拳(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传统体育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