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说唱
澳门特别行政区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南音说唱又称“南音”,至迟在清代中叶即已形成,流传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香港和澳门一带,以广东白话表演,是与流行于闽南地区的南音重名而实不相同的另一个曲艺品种。   南音说唱的传统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秦筝、椰胡、三弦或秦胡等说表唱叙。早期节目多为长篇。后来也有二人对唱的情形,节目趋向演唱短段,并加入了扬琴、拍板、洞箫等伴奏。唱词为七言韵文,唱腔分为“本腔”、“扬州腔”和“梅花腔”,并依不同的唱腔采用和流布区域而有“地水南音”等的分支与别称。   20世纪50年代前后,由于广播的普及和传播,南音说唱一度兴盛。60年代以来转向衰落。目前更有濒临消亡的危险,澳门仅有区均祥等极少数的传承者。因此,该项目亟待扶持和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南音说唱
分  类: 曲艺
申报地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4-1733 吴咏梅 1927.10 汉族 曲艺 Ⅴ-112 南音说唱 澳门特别行政区
05-2525 区均祥 汉族 曲艺 Ⅴ-112 南音说唱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