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剑河县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特的手工技艺,其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工艺水平很高。   流传于剑河境内的苗族银饰通常以龙、虎、昆虫、花鸟等动植物图案为基本素材,加上链状绞花、錾花、压花、编花相互配合,精美中透着灵气。剑河苗族银饰根据造型不同,分为三个片区:革东片区的项圈为链状绞花式;南寨片区的项圈为板圈式;久仰片区为横板头式。剑河苗族银饰制作有三十多道工序,形成熔炼、铸造、捶打、制花、编结焊接、洗涤等一整套手工工艺流程。一套银饰,常常要几百个银花焊接而成,还不能有焊接的痕迹。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银捶打为方条、圆条、片状等,可用于压花、切花、拉丝等。然后又通过编、錾、刻、洗亮等工序制造上百种银花,通过焊接组合做成图案内容丰富的银帽、项圈、胸锁、手镯等银饰品。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世代相传,承载着苗族的文化和传统。苗族银饰的加工,以家庭作坊手工操作完成。银匠不仅在锤錾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里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纹样中吸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使件件银饰各具特色。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分  类: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0160 杨光宾 1963.12.20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03-1316 龙米谷 1948.10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03-1317 麻茂庭 1953.06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04-1842 林仕元 1955.02 汉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04-1843 勒古沙日 1956.06 彝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04-1844 吴水根 1966.02.19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05-2748 林陵祥 汉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05-2749 杨正贵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05-2750 邰引岩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05-2751 母炳林 白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05-2752 寸发标 白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李正云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