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      苗族银饰,如同苗族刺绣、织锦、蜡染等装饰物一样,是苗族支系相互区别的重要表征。台江县的苗族银饰图案之华美、样式之众多,为苗族社会所少见。台江苗族银饰,分为施洞型、巴拉河型、黄平型。施洞型银饰区,以施洞镇为中心区;巴拉河型银饰区,在台江境内占大半地域;黄平型银饰区,在台江境内有一个乡。台江县基本集中了苗族银饰精华,是黔东南苗族银饰的重要代表之一。   台江苗族银饰,主要有银角、银雀、银簪、银梳、银头围、银头花、银羽、耳柱、耳环、项圈、银链、胸锁、胸宝、手圈、手镯、银片、银泡等等。以片片“银片”覆盖上衣,誉称“银衣”,重达一二百两。苗族村民把美丽与财富结为一体,未婚女子希望通过银饰得到异性的青睐。家境困难的,可以少一点,但绝对不能没有。   在苗族村民观念中,银饰还有辟邪作用,是护身的吉祥物。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可谓炉火纯青。使用材料,初为银锭、纹银,清末以来广泛使用银元。加工技艺主要有:熔铸、压花、镂花、拉丝、绕丝、錾花、焊花等等。焊花工艺极为精湛,用纤细的铜质吹管将煤油灯上的火焰吹入氧气,将相关部件的结合部熔化焊接,不留痕迹。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分  类: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0160 杨光宾 1963.12.20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03-1316 龙米谷 1948.10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03-1317 麻茂庭 1953.06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04-1842 林仕元 1955.02 汉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04-1843 勒古沙日 1956.06 彝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04-1844 吴水根 1966.02.19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05-2748 林陵祥 汉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05-2749 杨正贵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05-2750 邰引岩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05-2751 母炳林 白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05-2752 寸发标 白族 传统技艺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李正云 苗族 传统技艺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Ⅷ-40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福建省宁德市
Ⅷ-40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传统技艺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