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制作技艺(拉萨风筝)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拉萨风筝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并传播到邻国尼泊尔、不丹,清代盛行于藏族上层。十三世达赖喇嘛偏爱风筝,曾为专供风筝和加工筝线的“上哉”加封印章。   藏历八月卫藏地区风力较足,是放风筝的季节。民间认为,风筝放早了,秋季就会过早终结。拉萨风筝的放飞有许多规定。在时间上,拉萨在雪顿节后放飞,日喀则必须由东头宗的俗官先行放飞。风筝的形制与使用有年龄的规定,如六轴、八轴、十轴风筝,必须按年龄大小分开选择。藏族风筝形态较为单一,多为菱形平面,但讲究彩绘图案,有“加沃”(大胡子)、“古玛或古那”(钉头或黑头)、“米洛”(瞪眼)、“其瓦”(龇牙)、“帮典”(围裙)、“嘎林”(腿骨号)六种。因色彩艳丽,放飞时天空一片斑斓。平时这些风筝悬挂在墙,视为升腾运气的圣物。   拉萨风筝的放飞技巧体现在空中的争斗玩耍。放线与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转、左右打滚。最大的特点是“打架斗殴”,最后断线飘走者为败。各种打斗技巧最后都集中在“绞线”上,线的质量至关重要,故在制作时有一道工序即上“那”。“那”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碎粉,加入一种粘性较好的植物“旺拉”,调上捣碎的大米、白糖和水搅拌煎熬。等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将“那”放在手心,将风筝的线从指间穿过,使粘上粗细不等的“那”如同锯齿。拉萨风筝的制作具有季节性。每年秋季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有人专门做风筝出售。日喀则的拉达卡其和拉萨的次仁等家族风筝制作技术精湛、特色鲜明,颇有影响。但现在一批有造诣的风筝艺人相继去世或年迈古稀,技艺面临失传。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风筝制作技艺(拉萨风筝)
分  类: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0197 郭承毅 1945.02.09 汉族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江苏省南通市
03-1345 韩福龄 1934.09.21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 山东省潍坊市
03-1346 魏永珍 1943.05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天津市直辖区南开区
04-1867 哈亦琦 1954.03.25 回族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 北京市直辖区
04-1868 费保龄 1928.01.30 汉族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市直辖区东城区
04-1869 魏国秋 1961.01 汉族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天津市直辖区南开区
05-2781 孔令民 汉族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市直辖区
05-2782 张效东 汉族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 山东省潍坊市
杨红卫 汉族 传统技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 山东省潍坊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传统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 传统技艺 山东省潍坊市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北京市直辖区海淀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天津市直辖区南开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北京市直辖区东城区
Ⅷ-88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北京市直辖区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