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
江苏省徐州市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徐州市      徐州唢呐以徐州的丰县、沛县、睢宁县和市区最具代表性。作为京杭大运河漕运枢纽的徐州,唢呐在明代走进了徐州民间音乐生活。   徐州唢呐曲目繁多,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曲牌可概括为8个字:“摇金凡调”、“三令四来”。“摇金凡调”是指《柳金摇》和《凡字调》;“三令四来”是指《将军令》、《得胜令》、《回马令》及《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   唢呐在徐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1952年,徐州成立了“徐州市民间音乐协会”,聚集了许多唢呐吹奏高手。1956年,在上海举办的“华东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徐州组建的民间唢呐队在公演中一鸣惊人,给组委会和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州唢呐在领奏、伴奏或与锣鼓合奏中,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通常在民间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戏曲、歌舞等表演中使用。徐州唢呐适于表现热烈、欢乐的气氛和雄浑、壮阔的场面,尤其是豪放、泼辣的曲调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同时,又能深刻、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惟妙惟肖地模仿飞禽啼鸣、昆虫轻唱,给人以绕梁三日的美感。   近年来,这一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
分  类: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 江苏省徐州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2-0276 贺德义 1953.06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02-0277 李金海 1948.10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03-0837 姚少林 1949.07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唐山花吹)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
03-0838 卢补良 1960.08.09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山西省忻州市
03-0839 牛其云 1946.01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上党乐户班社)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03-0840 刘有生 1960.03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04-1520 莫柏槐 1964.06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青山唢呐)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04-1521 李岐山 1945.05.04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绥米唢呐)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
04-1522 汪世发 1949.08.02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绥米唢呐)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
04-1523 马自刚 1962.06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 甘肃省庆阳市
05-2062 刘福寿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山西省忻州市
05-2063 崔青云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05-2064 刘晓弘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临县大唢呐)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05-2065 唐海峰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丹东鼓乐) 辽宁省丹东市
05-2066 杨成伟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杨小班鼓吹乐棚)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
05-2067 李树鹏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 江苏省徐州市
05-2068 蒋法杰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 安徽省宿州市
05-2069 刘秋林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05-2070 丁庆华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邹城平派鼓吹乐)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05-2071 王述银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沮水呜音)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
05-2072 刘国福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呜音喇叭)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
05-2073 陈德望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远安呜音)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05-2074 刘道荣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永城吹打) 重庆市直辖区綦江区
周本祥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
谢海明(谢海民)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孙化洋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邹城平派鼓吹乐)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姚希呐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唐山花吹)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
索忠秀 汉族 传统音乐 Ⅱ-37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37 唢呐艺术 传统音乐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Ⅱ-37 唢呐艺术 传统音乐 甘肃省庆阳市
Ⅱ-37 唢呐艺术(唐山花吹) 传统音乐 唐山市曹妃甸区
Ⅱ-37 唢呐艺术(丰宁满族吵子会) 传统音乐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
Ⅱ-37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传统音乐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
Ⅱ-37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 传统音乐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Ⅱ-37 唢呐艺术(上党乐户班社) 传统音乐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Ⅱ-37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传统音乐 山西省忻州市
Ⅱ-37 唢呐艺术(丹东鼓乐) 传统音乐 辽宁省丹东市
Ⅱ-37 唢呐艺术(杨小班鼓吹乐棚) 传统音乐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
Ⅱ-37 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 传统音乐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Ⅱ-37 唢呐艺术(万载得胜鼓) 传统音乐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Ⅱ-37 唢呐艺术(邹城平派鼓吹乐) 传统音乐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Ⅱ-37 唢呐艺术(沮水呜音) 传统音乐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
Ⅱ-37 唢呐艺术(呜音喇叭) 传统音乐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
Ⅱ-37 唢呐艺术(远安呜音) 传统音乐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Ⅱ-37 唢呐艺术(青山唢呐) 传统音乐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Ⅱ-37 唢呐艺术(永城吹打) 传统音乐 重庆市直辖区
Ⅱ-37 唢呐艺术(绥米唢呐) 传统音乐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
Ⅱ-37 唢呐艺术(绥米唢呐) 传统音乐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
Ⅱ-37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 传统音乐 安徽省宿州市
Ⅱ-37 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 传统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Ⅱ-37 唢呐艺术(临县大唢呐) 传统音乐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Ⅱ-37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 传统音乐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
Ⅱ-37 唢呐艺术(五台八大套) 传统音乐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Ⅱ-37 唢呐艺术(子长唢呐) 传统音乐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