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凤凰灯舞是目前发现的郧阳区民间独有的一种传统舞蹈艺术形式,是“楚人崇凤”遗风在楚地民间的活态遗存,2014年12月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郧阳凤凰灯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9年(公元1883年),出自郧阳府癸末进士、曾任“学道”、受封“内阁中书”的书香世家王明德及民间老艺人之手。其表演内容按凤鸣、出巢、游园、寻花、戏牡丹、擦痒、理羽、打盹、朝阳、扑翅等程序进行;其音乐来自地方花鼓、民歌小调和民间吹打乐曲,习惯以唢呐曲牌“凤鸣”、“升账头”、“大开门”、“一字调”、“游场”、“上梁山”和锣鼓点子“一捶”、“挑捶”、“阴锣鼓”等交换运用。
其道具传统以竹篾、皮纸、五彩纸通过扎制、裱糊、彩绘等方法,制成凤凰灯1至2只,花盆灯9个,太阳灯1个,云灯2至4个。凤凰灯用竹篾扎骨架,用细布、彩纸裱糊剪巾,从头到尾长约8米左右,两翼展开宽约2米左右,表演时双翅能扇动,凤尾可翘动。舞蹈表演由男性青壮年五人执掌,一人掌凤头,一人掌凤身。另有四盏鲜花灯,一盏牡丹花灯,一盏太阳灯,由六人分别举着立于表演场地四周,音乐伴奏古朴典雅,曲牌大都来自戏曲音乐和民间吹打乐,凤凰灯民间舞仅流行郧县,每年春节,元宵节在街头、宅前、场院演出,尤以正月十五,十六最盛。
郧阳凤凰灯舞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工艺美术于一体,所厚载的思想内涵、精湛的工艺制作和多门类综合艺术特征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曾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和《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荣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表演优秀奖。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型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05-2258 | 史清 | 男 | 汉族 | 生活习俗舞蹈 | Ⅲ-45 | 灯舞(郧阳凤凰灯舞) | 中国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Ⅲ-45 | 灯舞(青田鱼灯舞)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 |
Ⅲ-45 | 灯舞(东至花灯舞)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
Ⅲ-45 | 灯舞(莆田九鲤灯舞)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福建省莆田市 |
Ⅲ-45 | 灯舞(鲤鱼灯舞)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 |
Ⅲ-45 | 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 |
Ⅲ-45 | 灯舞(沙头角鱼灯舞)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
Ⅲ-45 | 灯舞(无为鱼灯)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安徽省 |
Ⅲ-45 | 灯舞(青田百鸟灯舞)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 |
Ⅲ-45 | 灯舞(上舍化龙灯)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