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北京市中国评剧院)

项目介绍

评剧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的名称。它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910年前后,以成兆才为首的蹦蹦戏艺人在河北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皮影、大鼓等的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并在演出中采用全套河北梆子乐器伴奏,形成了评剧的基本样式。在实践过程中,新兴的评剧艺术不断发展完善,日趋成熟。

成兆才是评剧创始人,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其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已成为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评剧音乐属板腔体,有《尖板》、《搭板》、《大安板》、《小安板》、《三锤》、《导板》、《垛板》、《流水板》等板式,同时还有反调。伴奏乐器分为拉弹类、打击类和吹奏类三种,拉弹类乐器包括板胡、二胡、三弦等,打击类乐器包括板、底鼓、堂鼓、底锣、大锣等,吹奏类乐器包括笛子、唢呐等。评剧唱腔借鉴了京剧和梆子的音乐,分为男腔和女腔两种。

中国评剧院继承西路评剧、东路评剧的传统,演出中保留了许多北京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继承、发展和形成了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孙(德福)、马(泰)等艺术流派。天津评剧院也同样实力雄厚,对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四大流派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评剧的影响力正大大减弱,应当采取措施对它进行必要的保护扶植。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评剧(北京市中国评剧院)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戏剧-戏曲
申报地区: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3-1037 谷文月 1945.03.31 戏曲 Ⅳ-51 评剧(北京市中国评剧院) 中国北京市
03-1036 刘萍 1942.12 戏曲 Ⅳ-51 评剧(北京市中国评剧院) 中国北京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Ⅳ-51 评剧 戏曲 中国天津市
Ⅳ-51 评剧(河北省滦南县 ) 戏曲 中国河北省
Ⅳ-51 评剧(辽宁省沈阳市) 戏曲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
Ⅳ-51 评剧(北京刘秀荣评剧团) 戏曲
Ⅳ-51 评剧(天津评剧院) 戏曲
Ⅳ-51 评剧(河北省石家庄市) 戏曲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Ⅳ-51 评剧(黑龙江省评剧院) 戏曲
Ⅳ-51 评剧(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戏曲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