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铜梁龙舞)
重庆市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的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等;北方龙舞的制作一般高大粗重,风格古朴刚劲;南方龙舞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龙舞从色彩上可分为黄、白、青、红、黑等,以黄龙最为尊贵。龙舞的构图和动作一般具有“圆曲”、“翻滚”、“绞缠”、“穿插”、“窜跃”等特征。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民间有“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耍小龙,青壮年舞大龙”的说法。舞龙人数少则一人舞双龙,多则百人舞一大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奉的祖先;龙舞是华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铜梁龙舞系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在当代重放异彩,饮誉全球。   铜梁龙舞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灯舞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板凳龙、正龙、小彩龙、竹梆龙、荷花龙十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最有特色。彩灯舞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三条、十八学士、亮狮、开山虎、蚌壳精、犀牛望月、猪啃南瓜、高台龙狮舞、雁塔题名、南瓜棚十二个品种。   铜梁龙舞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套路丰富、动律谐趣的特点,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造型夸张,服饰俭朴大方,舞者参舞自由,退舞方便,群众参与性极强。   铜梁龙舞体现了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和谐的精神,同时具有娱神娱人、彰显威力等社会功能。铜梁龙舞闻名于世的仅大蠕龙、火龙等少数品种,多数龙舞品种已处于濒危境地,亟待保护和拯救。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龙舞(铜梁龙舞)
分  类: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 重庆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2-0340 黄廷炎 1941.12.15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铜梁龙舞) 重庆市
02-0341 黄锐胜 1943.10.18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广东省汕尾市
02-0342 谈小明 1949.11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长兴百叶龙)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02-0343 陈行国 1961.04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奉化布龙)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
02-0344 罗德书 1949.12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泸州雨坛彩龙)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03-0901 郑玉华 1939.02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曲周龙灯)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
03-0902 费土根 1947.01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舞草龙) 上海市直辖区松江区
03-0903 杨书范 1936.05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骆山大龙)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03-0904 黄焯根 1930.06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醉龙) 广东省中山市
04-1543 李成家 1957.02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金州龙舞)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04-1544 杨木海 1947.10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骆山大龙)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04-1545 邓斌 1932.09 苗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地龙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04-1547 丁志凡 1937.10 苗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城步吊龙)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04-1548 蔡沾权 1934.05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六坊云龙舞) 广东省中山市
05-2186 陆大杰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浦东绕龙灯) 上海市直辖区浦东新区
05-2187 欧阳洪福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直溪巨龙) 江苏省常州市
05-2188 王柏成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兰溪断头龙)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05-2189 林实乐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碇步龙)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05-2190 鲍木顺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坎门花龙)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05-2191 曹武根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手龙舞)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05-2192 郝同周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火龙舞)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05-2193 刘卫祥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高龙)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05-2194 张金盘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潜江草把龙) 湖北省潜江市
05-2195 姚大明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九龙舞)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
05-2196 张自进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埔寨火龙)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05-2197 林建南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广东省揭阳市
05-2198 邓胜洪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六坊云龙舞) 广东省中山市
林惠宣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人龙舞) 广东省佛山市
梁志春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铜梁龙舞) 重庆市
谭显均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安仁板凳龙) 四川省达州市
林长就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碇步龙)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李承锋 土家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板板龙灯)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
黄金渐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醉龙) 广东省中山市
张光武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徽州板凳龙)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Ⅲ-4 龙舞(湛江人龙舞) 传统舞蹈 广东省湛江市
Ⅲ-4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汕尾市
Ⅲ-4 龙舞(浦江板凳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Ⅲ-4 龙舞(长兴百叶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Ⅲ-4 龙舞(奉化布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
Ⅲ-4 龙舞(泸州雨坛彩龙) 传统舞蹈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Ⅲ-4 龙舞(易县摆字龙灯) 传统舞蹈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Ⅲ-4 龙舞(曲周龙灯) 传统舞蹈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
Ⅲ-4 龙舞(金州龙舞) 传统舞蹈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Ⅲ-4 龙舞(舞草龙) 传统舞蹈 上海市直辖区松江区
Ⅲ-4 龙舞(骆山大龙) 传统舞蹈 南京市溧水区
Ⅲ-4 龙舞(兰溪断头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Ⅲ-4 龙舞(大田板灯龙) 传统舞蹈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
Ⅲ-4 龙舞(高龙) 传统舞蹈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Ⅲ-4 龙舞(汝城香火龙) 传统舞蹈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Ⅲ-4 龙舞(九龙舞) 传统舞蹈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
Ⅲ-4 龙舞(埔寨火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Ⅲ-4 龙舞(人龙舞) 传统舞蹈 广东省佛山市
Ⅲ-4 龙舞(荷塘纱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Ⅲ-4 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揭阳市
Ⅲ-4 龙舞(醉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中山市
Ⅲ-4 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 传统舞蹈 四川省成都市
Ⅲ-4 龙舞(浦东绕龙灯) 传统舞蹈 上海市直辖区浦东新区
Ⅲ-4 龙舞(直溪巨龙) 传统舞蹈 江苏省常州市
Ⅲ-4 龙舞(碇步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Ⅲ-4 龙舞(开化香火草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
Ⅲ-4 龙舞(坎门花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Ⅲ-4 龙舞(龙灯扛阁) 传统舞蹈 山东省临沂市
Ⅲ-4 龙舞(火龙舞) 传统舞蹈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Ⅲ-4 龙舞(三节龙) 传统舞蹈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
Ⅲ-4 龙舞(地龙灯) 传统舞蹈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Ⅲ-4 龙舞(芷江孽龙) 传统舞蹈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
Ⅲ-4 龙舞(城步吊龙) 传统舞蹈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Ⅲ-4 龙舞(香火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
Ⅲ-4 龙舞(六坊云龙舞) 传统舞蹈 广东省中山市
Ⅲ-4 龙舞(鳌江划大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Ⅲ-4 龙舞(手龙舞) 传统舞蹈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Ⅲ-4 龙舞(潜江草把龙) 传统舞蹈 湖北省潜江市
Ⅲ-4 龙舞(徽州板凳龙) 传统舞蹈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Ⅲ-4 龙舞(王贵武龙灯) 传统舞蹈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
Ⅲ-4 龙舞(板板龙灯) 传统舞蹈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
Ⅲ-4 龙舞(安仁板凳龙) 传统舞蹈 四川省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