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骆山大龙)
南京市溧水区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溧水区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涵着开拓奋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骆山大龙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兴起据说与江苏溧水孔镇骆山村的明代进士杨培庵有关。传说当年杨培庵避雨庙中,偶遇一条受到惩罚的小白龙。他见龙尾已断,心生怜悯,将其携归家乡,从此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骆山大龙仿小白龙扎制,所以龙尾光秃,与众不同。   骆山大龙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年终岁末,家家为孩子赶制绣衣,户户出人出钱参与舞龙。全村如过节一样忙着扎龙、糊灯笼、刺绣、排练,气氛热烈,情绪高昂。舞龙活动一般从头年的腊月二十四开始,至来年正月十八结束。骆山村邻近石臼湖,冬季为枯水季节,宽阔的湖滩就成了舞龙的最好场所。   骆山大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跳珠,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二、跳龙,掌珠人手持火红龙珠百般挑逗诱引,大龙在掌珠人的引导下,高低起伏跳龙,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三、跳云,由66名8至12岁男童身着彩衣、彩帽、绣鞋,每人分别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在龙身四周围起的空场中表演,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骆山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舞龙特色。一是龙身巨大,长近百米,头宽2.2米、高2.3米,每节龙身长2.8米,一共24节,号称“江南第一龙”。其与众不同之处是无龙尾。表演环节较多,分工明确,舞起来蜿蜒曲折、上下起伏,无论白天夜晚都要在龙身里点蜡烛,由9人负责换蜡,6人放马蹄炮,18人敲锣打鼓,8人吹唢呐。二是参与者众多,骆山舞龙的表演者达到500人,分别承担掌旗、掌灯、吹喇叭、舞龙、跳珠、跳云等任务。   由于历史原因,骆山大龙活动时常中断,造成几十年舞一回的局面,扎龙技艺失传,给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幸舞蹈花样还有保留。据说20世纪它只在抗战胜利时和80年代进行过一些表演,中间断档很长时间。2005年后骆山大龙重新得到恢复,但仍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整理,实施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龙舞(骆山大龙)
分  类: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 南京市溧水区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2-0340 黄廷炎 1941.12.15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铜梁龙舞) 重庆市
02-0341 黄锐胜 1943.10.18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广东省汕尾市
02-0342 谈小明 1949.11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长兴百叶龙)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02-0343 陈行国 1961.04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奉化布龙)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
02-0344 罗德书 1949.12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泸州雨坛彩龙)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03-0901 郑玉华 1939.02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曲周龙灯)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
03-0902 费土根 1947.01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舞草龙) 上海市直辖区松江区
03-0903 杨书范 1936.05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骆山大龙)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03-0904 黄焯根 1930.06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醉龙) 广东省中山市
04-1543 李成家 1957.02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金州龙舞)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04-1544 杨木海 1947.10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骆山大龙)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04-1545 邓斌 1932.09 苗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地龙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04-1547 丁志凡 1937.10 苗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城步吊龙)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04-1548 蔡沾权 1934.05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六坊云龙舞) 广东省中山市
05-2186 陆大杰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浦东绕龙灯) 上海市直辖区浦东新区
05-2187 欧阳洪福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直溪巨龙) 江苏省常州市
05-2188 王柏成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兰溪断头龙)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05-2189 林实乐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碇步龙)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05-2190 鲍木顺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坎门花龙)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05-2191 曹武根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手龙舞)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05-2192 郝同周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火龙舞)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05-2193 刘卫祥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高龙)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05-2194 张金盘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潜江草把龙) 湖北省潜江市
05-2195 姚大明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九龙舞)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
05-2196 张自进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埔寨火龙)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05-2197 林建南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广东省揭阳市
05-2198 邓胜洪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六坊云龙舞) 广东省中山市
林惠宣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人龙舞) 广东省佛山市
梁志春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铜梁龙舞) 重庆市
谭显均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安仁板凳龙) 四川省达州市
林长就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碇步龙)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李承锋 土家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板板龙灯)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
黄金渐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醉龙) 广东省中山市
张光武 汉族 传统舞蹈 Ⅲ-4 龙舞(徽州板凳龙)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Ⅲ-4 龙舞(铜梁龙舞) 传统舞蹈 重庆市
Ⅲ-4 龙舞(湛江人龙舞) 传统舞蹈 广东省湛江市
Ⅲ-4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汕尾市
Ⅲ-4 龙舞(浦江板凳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Ⅲ-4 龙舞(长兴百叶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Ⅲ-4 龙舞(奉化布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
Ⅲ-4 龙舞(泸州雨坛彩龙) 传统舞蹈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Ⅲ-4 龙舞(易县摆字龙灯) 传统舞蹈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Ⅲ-4 龙舞(曲周龙灯) 传统舞蹈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
Ⅲ-4 龙舞(金州龙舞) 传统舞蹈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Ⅲ-4 龙舞(舞草龙) 传统舞蹈 上海市直辖区松江区
Ⅲ-4 龙舞(兰溪断头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Ⅲ-4 龙舞(大田板灯龙) 传统舞蹈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
Ⅲ-4 龙舞(高龙) 传统舞蹈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Ⅲ-4 龙舞(汝城香火龙) 传统舞蹈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Ⅲ-4 龙舞(九龙舞) 传统舞蹈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
Ⅲ-4 龙舞(埔寨火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Ⅲ-4 龙舞(人龙舞) 传统舞蹈 广东省佛山市
Ⅲ-4 龙舞(荷塘纱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Ⅲ-4 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揭阳市
Ⅲ-4 龙舞(醉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中山市
Ⅲ-4 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 传统舞蹈 四川省成都市
Ⅲ-4 龙舞(浦东绕龙灯) 传统舞蹈 上海市直辖区浦东新区
Ⅲ-4 龙舞(直溪巨龙) 传统舞蹈 江苏省常州市
Ⅲ-4 龙舞(碇步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Ⅲ-4 龙舞(开化香火草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
Ⅲ-4 龙舞(坎门花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
Ⅲ-4 龙舞(龙灯扛阁) 传统舞蹈 山东省临沂市
Ⅲ-4 龙舞(火龙舞) 传统舞蹈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Ⅲ-4 龙舞(三节龙) 传统舞蹈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
Ⅲ-4 龙舞(地龙灯) 传统舞蹈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Ⅲ-4 龙舞(芷江孽龙) 传统舞蹈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
Ⅲ-4 龙舞(城步吊龙) 传统舞蹈 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Ⅲ-4 龙舞(香火龙) 传统舞蹈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
Ⅲ-4 龙舞(六坊云龙舞) 传统舞蹈 广东省中山市
Ⅲ-4 龙舞(鳌江划大龙) 传统舞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Ⅲ-4 龙舞(手龙舞) 传统舞蹈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Ⅲ-4 龙舞(潜江草把龙) 传统舞蹈 湖北省潜江市
Ⅲ-4 龙舞(徽州板凳龙) 传统舞蹈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Ⅲ-4 龙舞(王贵武龙灯) 传统舞蹈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
Ⅲ-4 龙舞(板板龙灯) 传统舞蹈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
Ⅲ-4 龙舞(安仁板凳龙) 传统舞蹈 四川省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