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瓷胎竹编)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邛崃市      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流传在四川省邛崃市境内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邛崃市平乐镇盛产慈竹,慈竹的竹节较长,通常在六十五厘米左右,是瓷胎竹编最主要的原材料。四川竹编源于汉代器皿,入清以后,巴蜀工匠开始在锡壶上编制竹编。后因锡壶原材料紧缺,改用瓷作载体,编制出的成品较锡壶竹编更为美观,受到人们的欢迎,由此形成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工艺繁复,首先需选竹、刮青、破节、晒色成竹片,然后通过选料、烤色、锯节、启薄、定色、刮片、冲头、揉丝、抽匀、染色等十几道工序加工成丝,再将竹丝紧扣景德镇白瓷的瓷胎,以挑压方式进行编织,其中包括起底、翻底、翻顶、锁口等环节。编织过程中要求不露丝头,不起纹丝、叠丝,以保持竹丝经纬比例匀称地编织在白瓷外表。   瓷胎竹编材质优良,实用性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它一方面可保护器皿,另一方面又有装饰作用。瓷胎竹编款式多样,富于地域特色,深受当地居民的青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瓷胎竹编传承越来越困难,它的附加值不高,技艺要求又十分严格,因此年轻人多不愿学。目前能全面掌握全套瓷胎竹编工艺流程者已从原来的三四百人减少到三十人,如不及时加以抢救保护,瓷胎竹编将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竹编(瓷胎竹编)
分  类: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0119 俞樟根 1932.11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03-1265 何福礼 1944.11.05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东阳竹编)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03-1266 宋增礼 1926.10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瑞昌竹编)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03-1267 牟秉衡 1939.10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梁平竹帘) 重庆市直辖区梁平县
04-1794 刘嘉峰 1946.04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渠县刘氏竹编)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
05-2640 苏成军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舒席)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05-2641 陈清河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安溪竹藤编)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05-2642 田先敏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瑞昌竹编)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05-2643 危禄绵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益阳小郁竹艺) 湖南省益阳市
05-2644 谭素娟 毛南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05-2645 陈云华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青神竹编)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
05-2646 赵思进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道明竹编)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丁志云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道明竹编)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胡正仁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东阳竹编)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吕成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Ⅶ-51 嵊州竹编 传统美术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Ⅶ-51 竹编(东阳竹编) 传统美术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Ⅶ-51 竹编(舒席) 传统美术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Ⅶ-51 竹编(瑞昌竹编) 传统美术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Ⅶ-51 竹编(梁平竹帘) 传统美术 重庆市直辖区梁平县
Ⅶ-51 竹编(渠县刘氏竹编) 传统美术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
Ⅶ-51 竹编(青神竹编) 传统美术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
Ⅶ-51 竹编(益阳小郁竹艺) 传统美术 湖南省益阳市
Ⅶ-51 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传统美术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Ⅶ-51 竹编(安溪竹藤编) 传统美术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Ⅶ-51 竹编(道明竹编) 传统美术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