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项目介绍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上南、中南、下南的毛南族聚居地区。   花竹帽,毛南语叫做“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是毛南族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亦是当地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被誉为毛南族的“族宝”。毛南族花竹帽在过去多被当做雨具使用,后成为毛南族服饰的组成部分。花竹帽在当地流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代嘉庆年间出产的“竹笠极细密,少年妇女戴之”(清《广西通志》)。民国年间,该地区“出产最精致的斗笠”(《思恩县志》)亦被载入史册。   毛南族花竹帽的取材十分讲究,由于早春竹材寒湿太重,而霜后的篾皮易脆,通常于夏至后立秋前选取修直匀称的筋竹和墨竹。制篾时,先破竹裁条,然后破扁篾、破薄篾,再在竹篾两头拱开梳丝,分篾细如发丝,用于交叉辐射、细密编织。编织花竹帽用的竹篾分黑篾与黄篾,黑篾系以蓝淀墨色染制,黄篾则以黄桅子榨汁染制。花竹帽的基本造型为平面和圆锥体的立体组合,编成的篾纹以五角星为中心,周边又按六角形环叠交叉辐射编结,整合定型后还要以上好桐油炼膏涂刷。其帽形大方,花纹美观,结实耐用。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分  类: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0119 俞樟根 1932.11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03-1265 何福礼 1944.11.05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东阳竹编)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03-1266 宋增礼 1926.10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瑞昌竹编)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03-1267 牟秉衡 1939.10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梁平竹帘) 重庆市直辖区梁平县
04-1794 刘嘉峰 1946.04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渠县刘氏竹编)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
05-2640 苏成军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舒席)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05-2641 陈清河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安溪竹藤编)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05-2642 田先敏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瑞昌竹编)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05-2643 危禄绵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益阳小郁竹艺) 湖南省益阳市
05-2644 谭素娟 毛南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05-2645 陈云华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青神竹编)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
05-2646 赵思进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道明竹编)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丁志云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道明竹编)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胡正仁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竹编(东阳竹编)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吕成 汉族 传统美术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Ⅶ-51 嵊州竹编 传统美术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Ⅶ-51 竹编(东阳竹编) 传统美术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Ⅶ-51 竹编(舒席) 传统美术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Ⅶ-51 竹编(瑞昌竹编) 传统美术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Ⅶ-51 竹编(梁平竹帘) 传统美术 重庆市直辖区梁平县
Ⅶ-51 竹编(渠县刘氏竹编) 传统美术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
Ⅶ-51 竹编(青神竹编) 传统美术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
Ⅶ-51 竹编(瓷胎竹编) 传统美术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Ⅶ-51 竹编(益阳小郁竹艺) 传统美术 湖南省益阳市
Ⅶ-51 竹编(安溪竹藤编) 传统美术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Ⅶ-51 竹编(道明竹编) 传统美术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