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鱼山梵呗)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项目介绍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和节日庆典中使用的音乐。佛教约在东汉明帝年间传入中国,来自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吸纳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因素而具有了独特的面貌,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乐曲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的音乐曲调。佛教直接应用的音乐赞呗又称“梵呗”,它以短偈形式赞颂佛与菩萨,有独唱、齐唱、合唱等唱诵方式,唱诵时可用乐器伴奏。
  鱼山梵呗发源于山东省东阿县的鱼山并在当地长期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魏明帝太和三年(229),曹植受封为东阿王,在鱼山登览时闻听岩洞内传出梵音歌唱,遂拟写曲调并将《太子瑞应本起经》的内容编撰为唱词填入调中,后世传唱不绝,称为“鱼山梵呗”。
  鱼山梵呗在佛教寺院的各种法事活动和节日庆典中演唱、演奏,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道场忏法三个方面,称为“法集三科”。它以清净和雅、韵味悠远的咏唱风格来赞颂佛陀功德,演经说法,宣唱佛理,普度众生。鱼山梵呗按结构可分为单句式梵呗、齐句式梵呗、长短句式梵呗、套曲式梵呗等类型,其中单句式梵呗由一个句子重复构成,齐句式梵呗由句幅相等的乐句构成,长短句式梵呗由参差不齐、长短不等的乐句构成,套曲式梵呗则是一种声乐套曲。如按表演性质分,鱼山梵呗主要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由词句形式着眼,它又可归为赞、偈、咒、文四大类。赞包括五句赞、六句赞等;偈包括四言偈、五言偈、六言偈、七言偈等;咒包括咒语、真言、音译念、吟诵等;文包括经文、白话文等。鱼山梵呗应用的乐器又称为“法器”,主要有钟、鼓、大磬、引磬、木鱼、钹、铃、铛、铪云板、铃鼓、如意、金刚杵、毗卢帽箫、笛、琴、笙、管、琵琶、胡琴、角贝、铙钹等,这些乐器随腔伴奏,起到了衬托梵音唱诵的作用。鱼山梵呗的代表作品有《释加大赞》、《佛宝大赞》等。
  鱼山梵呗随着佛教的东渐而传入韩国、日本,进而流播到整个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对佛教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中国佛教史及佛教音乐发展史上,鱼山梵呗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对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鱼山梵呗的发展传承出现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佛教音乐(鱼山梵呗)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音乐-宗教音乐
申报地区: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4-1535 释永悟 1968.09 汉族 宗教音乐 Ⅱ-138 佛教音乐(鱼山梵呗)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138 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 宗教音乐 中国江苏省常州市
Ⅱ-138 佛教音乐(大相国寺梵乐) 宗教音乐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
Ⅱ-138 佛教音乐(直孔噶举派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
Ⅱ-138 佛教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 宗教音乐 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
Ⅱ-138 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 宗教音乐 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
Ⅱ-138 佛教音乐(北武当庙寺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
Ⅱ-138 佛教音乐(楞严寺寺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
Ⅱ-138 佛教音乐(塔尔寺花架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
Ⅱ-138 佛教音乐(觉囊梵音) 宗教音乐 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Ⅱ-138 佛教音乐(洋县佛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陕西省汉中市洋县
Ⅱ-138 佛教音乐(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江苏省镇江市
Ⅱ-138 佛教音乐(雄色寺绝鲁)  宗教音乐 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