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
中国

项目介绍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中医诊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探求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辨别证候,对疾病作出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诊断疾病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实物,体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

中医诊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对诸多诊法作了具体描述,并阐述其综合运用的原则,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诊”基础。西晋王叔和撰集《脉经》,承前启后,确立中医脉诊的方法,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完善着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宋代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诊法著作有近百种。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身体有关部位及其分泌和排泄物等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舌、望神、望色、望五官、望形态、望络脉等。其中望舌即舌诊,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变化,以判定病情、推测预后,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病人声音、嗅其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听声音指通过声音了解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变化;嗅气味则是凭嗅觉嗅病人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等异常气味。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陪诊人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询问,是全面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诊是医生运用手的触觉,对病人寸口脉及体表特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体验,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切寸口脉和按诊两部分。寸口是人体脏腑气血交会之处,独取寸口的方法,在汉代成书的《八十一难经》中就已经形成。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其潜在的科技与人文文化内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受西方医学的影响,中医诊法的应用日渐萎缩。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中医诊法
分  类: 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知识和实践-诊断知识和实践
申报地区: 中国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0205 周仲瑛 1928.08 诊断知识和实践 Ⅸ-2 中医诊法
01-0204 邓铁涛 1916.10 诊断知识和实践 Ⅸ-2 中医诊法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Ⅸ-2 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正骨推拿知识和实践 中国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Ⅸ-2 中医诊法(王氏脊椎疗法) 正骨推拿知识和实践 中国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Ⅸ-2 中医诊法(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Ⅸ-2 中医诊法(朱氏推拿疗法) 正骨推拿知识和实践 中国上海市
Ⅸ-2 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安徽省黄山市
Ⅸ-2 中医诊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Ⅸ-2 中医诊疗法(中医络病诊疗方法) 诊断知识和实践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Ⅸ-2 中医诊疗法(脏腑推拿疗法) 正骨推拿知识和实践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
Ⅸ-2 中医诊疗法(顾氏外科疗法)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上海市
Ⅸ-2 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养生保健知识和实践 中国上海市
Ⅸ-2 中医诊疗法(丁氏痔科医术)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Ⅸ-2 中医诊疗法(扬州传统修脚术)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江苏省扬州市
Ⅸ-2 中医诊疗法(董氏儿科医术)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Ⅸ-2 中医诊疗法(西园喉科医术)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Ⅸ-2 中医诊疗法(买氏中医外治法)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
Ⅸ-2 中医诊疗法(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疗法)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
Ⅸ-2 中医诊疗法(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 治疗知识和实践 中国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
Ⅸ-2 中医诊疗法(一指禅推拿) 正骨推拿知识和实践 中国广东省珠海市
Ⅸ-2 中医诊疗法(贾氏点穴疗法) 正骨推拿知识和实践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