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白云山道教音乐)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佳县

项目介绍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乐器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乐器;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白云山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观,地处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崇山峻岭之中。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仪等持陕西布政司帖到白云山总理教务,将北京白云观道教音乐传入陕西,白云山道教音乐由此具有了古朴典雅、庄重肃穆的风格,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由经韵曲调、笙管音乐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其中经韵曲调按音乐形态可分为讽经腔、诵诰腔、韵腔三类;笙管乐是白云山道教音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用于一切道教活动仪式,可以为经韵曲调的演唱伴奏,也可以单独演奏笙管曲牌;打击乐包括以大小铙镲为主击乐器的铙镲牌子和以铛铛、小镲为主击乐器的铛镲牌子两类,它既可在各项科仪活动程序的转换、连接处演奏,又可在经韵曲调、笙管乐的演唱、演奏中作为引子、间奏和尾声使用。现已搜集记谱的白云山道教音乐曲调有142首,包括经韵曲调65首,笙管乐曲52首,打击乐器25首。其代表乐曲有《刀兵记》、《中堂赞》、《三教圣人赞》等。
  白云山道教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吸收了当地佛曲及晋剧、唢呐、陕北民歌等音乐曲调,使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带上了鲜的地方特色,成为当今少见的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遗存,具有道教音乐史、民族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演进,民俗祭祀活动逐渐宣告消歇,白云山老一辈道士相继去世以后,观中很难再组成一支阵容可观的乐队。长此以往,白云山道教音乐将面临衰亡危机。为此必须尽快制定保护扶持方案,保证这一宗教艺术能够按照以往的方式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道教音乐(白云山道教音乐)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音乐-宗教音乐
申报地区: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佳县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3-0898 张明贵 1931.03.17 宗教音乐 Ⅱ-139 道教音乐(白云山道教音乐)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佳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139 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 宗教音乐 中国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
Ⅱ-139 道教音乐(恒山道乐) 宗教音乐 中国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
Ⅱ-139 道教音乐(上海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上海市
Ⅱ-139 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江苏省无锡市
Ⅱ-139 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Ⅱ-139 道教音乐(崂山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Ⅱ-139 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山东省泰安市
Ⅱ-139 道教音乐(胶东全真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Ⅱ-139 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Ⅱ-139 道教音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海南省
Ⅱ-139 道教音乐(清水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
Ⅱ-139 道教音乐(东岳观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Ⅱ-139 道教音乐(澳门道教科仪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Ⅱ-139 道教音乐(花张蒙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
Ⅱ-139 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Ⅱ-139 道教音乐(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Ⅱ-139 道教音乐(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江西省鹰潭市
Ⅱ-139 道教音乐(全真道堂科仪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Ⅱ-139 道教音乐(成都道教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