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旱船是北京市的民俗舞蹈。延庆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历史上民间舞蹈很引人注目,而旱船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根据地方史志记述,延庆旱船产生于400年前的明代。因明代有大量的江淮贬谪官员定居延庆,所以对延庆文化影响很大。延庆旱船除了在“文革”期间停止演出之外,曾十分广泛地活动于延庆城乡。尤其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三天聚众表演,其场面十分壮观、热闹非凡。2014年11月,“延庆旱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延庆旱船表演的道具有一只船(双人驾,俗称大船)、三只船、九只船、多只船的划分,这是延庆旱船在历史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结果。在表演套路上,主要以不断出现的“圆”为基础的套路,以各种“葫芦”命名的套路很多。
延庆旱船伴奏的音乐曲牌喜庆热烈,以唢呐、笙、大鼓、大镲、小镲、大铙、小铙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对于烘托浓郁的节日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主要演奏的曲牌有:《刹鼓》、《八板》、《小钉缸》、《小番召》、《将军令》十余套。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Ⅲ-2 | 秧歌(昌黎地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 |
Ⅲ-2 | 秧歌(抚顺地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辽宁省抚顺市 |
Ⅲ-2 | 秧歌(鼓子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 |
Ⅲ-2 | 秧歌(胶州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 |
Ⅲ-2 | 秧歌(海阳大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东省 |
Ⅲ-2 | 秧歌(陕北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 |
Ⅲ-2 | 秧歌(济阳鼓子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东省 |
Ⅲ-2 | 秧歌(临县伞头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
Ⅲ-2 | 秧歌(原平凤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
Ⅲ-2 | 秧歌(汾阳地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 |
Ⅲ-2 | 秧歌(乐亭地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 |
Ⅲ-2 | 秧歌(阳信鼓子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 |
Ⅲ-2 | 秧歌(小红门地秧歌) | 生活习俗舞蹈 | 中国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