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
中国上海市上海市松江区

项目介绍


  
  锣鼓艺术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分布广泛,在河北、天津、山西、上海、河南、湖北、山西等地都有流传。虽然各地所用乐器不尽相同,但大都以锣、鼓、铙、钹等大音量打击乐器为主,节奏激越鲜明,演出场面壮观,艺术风格以气势磅礴、威武热烈见长,主要在各种民间吉庆、典礼场合演奏。
  松江古戏乐是流传于上海市松江区民间的一个古老器乐种类,它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松江地区的“十样锦”等民间吹打乐,系以集锦方式将不同戏曲剧目中的人物演唱片段、伴奏(过门)音乐、民歌小调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别具特色的曲式和旋律。其代表作“十锦细锣鼓”主要由松江泗泾镇民间演出团体“阳春堂”传袭,至今已传七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松江古戏乐主要是由戏曲音乐和民歌小调转变而来,一方面带有戏曲音乐的特点,一方面又从曲的角度对原有的戏曲和民歌音乐进行了融汇改造,形成独立的音乐样式。泗泾十锦细锣鼓具有南昆软、糯的艺术特色,文而不武,雅而不闹,柔和而不粗犷,节拍鲜明,节奏感强,表现十分细腻,明显区别于一般锣鼓经。演奏时一人要兼带几件乐器,敲一段锣鼓点板后,再拿起丝竹演奏,交替进行,一专多能。即使是敲锣鼓经,也要求同时掌握几种样式。
  松江古戏乐是古代吴音的杰出代表,泗泾十锦细锣鼓更是为古代戏曲和民间音乐的深入研究,包括对某些戏曲音乐原初形态(包括曲牌)、音乐诸要素配置状况、演唱方式、发声方法等的研究提供了活的范型。目前,随着上海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土文化、民间艺术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前辈艺人不断衰老、新传承者越来越少的现实状况下,泗泾十锦细锣鼓前景堪忧,亟待加强保护措施。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器乐
申报地区: 中国上海市上海市松江区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123 锣鼓艺术(汉沽飞镲) 传统器乐 中国天津市
Ⅱ-123 锣鼓艺术(常山战鼓) 传统器乐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Ⅱ-123 锣鼓艺术(太原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Ⅱ-123 锣鼓艺术(大铜器)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
Ⅱ-123 锣鼓艺术(大铜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Ⅱ-123 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
Ⅱ-123 锣鼓艺术(宜昌堂调) 传统器乐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Ⅱ-123 锣鼓艺术(韩城行鼓) 传统器乐 中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
Ⅱ-123 锣鼓艺术(云胜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Ⅱ-123 锣鼓艺术(中州大鼓)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
Ⅱ-123 锣鼓艺术(鄂州牌子锣) 传统器乐 中国湖北省鄂州市
Ⅱ-123 锣鼓艺术(小河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
Ⅱ-123 锣鼓艺术(软槌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
Ⅱ-123 锣鼓艺术(花镲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
Ⅱ-123 锣鼓艺术(大铜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Ⅱ-123 锣鼓艺术(老河口锣鼓架子) 传统器乐 中国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
Ⅱ-123 锣鼓艺术(八音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