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艺术(云胜锣鼓)
中国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项目介绍


  
  云冈大锣鼓,也称“云胜锣鼓”,还称“晋北大锣鼓”,主要流传于晋北地区,其中以原平市永兴村最为著名。在云冈石窟的第16窟中,就刻有手持小镲的锣鼓乐队,这说明小镲在北魏时期就已流行民间。当时,晋北高原战事频繁,该乐种常用于欢迎将士凯旋;战争结束后主要用于民俗节日演奏。至民国年间,这种民间艺术已有所式微。改革开放后,其传承人邢明轩、张林雨记录整理,大力传承,经常率队在国内外演出,屡获盛誉。1997年,音乐家吕骥先生听了该鼓乐后说:“它的演奏堪称为‘中国锣鼓交响乐’,一定要把它的曲目与音响都保留下来。”该乐种曲目丰富,现存133首,并拥有37种独特指挥法。
  它与我国其他锣鼓所使用的鼓的演奏法的不同是:一到“三品二档”以上的曲目,演奏员就不用鼓棒,只用手指击鼓。各种乐器皆有“鸳鸯”打法(即男女合击一器的奏法)的绝活。据老艺人们说:“晋北大锣鼓的乐器性能是以鼓为君,象征骨骼;小镲为皇后,小锣是舌头,二者紧密配合,起筋脉血液的作用;大镲是皮肉,套锣是点缀,起辅助作用;木鱼象征眉目;再加上持鞭指挥是灵魂,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近年来,由于老艺人年事已高,锣鼓资料散落民间,无经费保护等多种原因,它已渐渐衰微,濒临失传。因此,对其加强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锣鼓艺术(云胜锣鼓)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器乐
申报地区: 中国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Ⅱ-123 锣鼓艺术(汉沽飞镲) 传统器乐 中国天津市
Ⅱ-123 锣鼓艺术(常山战鼓) 传统器乐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Ⅱ-123 锣鼓艺术(太原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Ⅱ-123 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上海市上海市松江区
Ⅱ-123 锣鼓艺术(大铜器)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
Ⅱ-123 锣鼓艺术(大铜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Ⅱ-123 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
Ⅱ-123 锣鼓艺术(宜昌堂调) 传统器乐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Ⅱ-123 锣鼓艺术(韩城行鼓) 传统器乐 中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
Ⅱ-123 锣鼓艺术(中州大鼓)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
Ⅱ-123 锣鼓艺术(鄂州牌子锣) 传统器乐 中国湖北省鄂州市
Ⅱ-123 锣鼓艺术(小河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
Ⅱ-123 锣鼓艺术(软槌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
Ⅱ-123 锣鼓艺术(花镲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
Ⅱ-123 锣鼓艺术(大铜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传统器乐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Ⅱ-123 锣鼓艺术(老河口锣鼓架子) 传统器乐 中国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
Ⅱ-123 锣鼓艺术(八音锣鼓) 传统器乐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