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八卦鼓舞)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项目介绍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之语,既形象地反映出中华鼓舞历史的悠久,又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其主要功能。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的流风遍及大江南北,华夏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种类千差万别,其中较为典型的形态即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灯)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龙鼓舞、扇鼓舞、黄泥鼓舞、象脚鼓舞、猴儿鼓舞、花鞭鼓舞、竹鼓舞、铃鼓舞、羊皮鼓舞等多种。
  八卦鼓舞是山东省唯一归属于道教文化的广场舞蹈,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栖霞与福山交界的庙后镇一带,现只有庙后镇上林家村有传人。据史料记载,元代以来栖霞的道教活动十分频繁,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有百人之多,声势浩大。传统的道教斋醮仪式需以鼓乐配合,八卦鼓舞由是而产生。栖霞独特的地理形态和文化根基造就了与道教文化联系密切的八卦鼓舞,这种民间舞蹈与传统武术相融合,以祭祖、祈福、避邪等为目的,反映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的理想和愿望。
  八卦鼓舞以男女对舞形式演出,表演中步法、手势、队形都要求走八字,显示出轻、飘、蹲、转的特点。舞队一般由八男八女组成,男队员腰前挎八卦鼓,左手扶鼓,右手持鼓槌,女队员双手握圆形平顶古铜色伞舞蹈。整个表演以鼓为主,以伞为辅,鼓伞配合,相得益彰。八卦鼓舞队形变化较为简单,常出现“八条街”、“双龙吐须”、“单串花”、“圆”中见“转”等样式。
  八卦鼓舞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也是中国道教艺术的一朵奇葩。近年来,大环境的变迁使它逐渐陷于濒临失传的境地,急需抢救保护。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鼓舞(八卦鼓舞)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舞蹈-生活习俗舞蹈
申报地区: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Ⅲ-42 鼓舞(花钹大鼓) 宗教祭祀舞蹈 中国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
Ⅲ-42 鼓舞(隆尧招子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
Ⅲ-42 鼓舞(平定武迓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Ⅲ-42 鼓舞(大奏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Ⅲ-42 鼓舞(陈官短穗花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
Ⅲ-42 鼓舞(柳林花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冠县
Ⅲ-42 鼓舞(横山老腰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
Ⅲ-42 鼓舞(宜川胸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
Ⅲ-42 鼓舞(凉州攻鼓子)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甘肃省武威市
Ⅲ-42 鼓舞(武山旋鼓舞) 岁时节令习俗舞蹈 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Ⅲ-42 鼓舞(万荣花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
Ⅲ-42 鼓舞(土沃老花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
Ⅲ-42 鼓舞(稷山高台花鼓)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
Ⅲ-42 鼓舞(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 宗教祭祀舞蹈 中国吉林省吉林市
Ⅲ-42 鼓舞(花鞭鼓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