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
中国四川省

项目介绍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
  根据龙的造型来区分,龙舞有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多种形态,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龙”、“送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涵着开拓奋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龙溪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川西水上古镇,火龙灯舞是这里最驰名也最具民间韵味的一项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它起源于南宋,当地先民根据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龙”、主管风雨的“应龙”及“龙生九子”等相关的神话传说,融合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马鬃、鱼鳞、兽须,创造了火龙灯舞这一优秀的民间表演艺术。
  火龙灯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黄龙溪每遇年节和典礼盛会都要照惯例舞起火龙灯。为了使火龙表演更加神奇,人们研制出热量较小而火花艳丽的独特火药,舞龙时喷射出来,绚丽异常。黄龙溪火龙表演时,宫灯、排灯、牌灯在前开道,龙身随着龙头起伏摆动,在伴奏的乐声中做出各种飞舞的姿态,烧花人对准队伍进行烧花表演,场面十分热闹。
  黄龙溪火龙灯融龙、灯、舞、火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它展示了川西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黄龙溪火龙灯舞面临生存危机,急需抢救。

分类及认证

项  目: 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
分  类: 表演艺术-传统舞蹈-生活习俗舞蹈
申报地区: 中国四川省
认证级别: 国家级

所在申报地区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Ⅲ-4 龙舞(铜梁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重庆市
Ⅲ-4 龙舞(湛江人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湛江市
Ⅲ-4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汕尾市
Ⅲ-4 龙舞(浦江板凳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
Ⅲ-4 龙舞(长兴百叶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Ⅲ-4 龙舞(奉化布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
Ⅲ-4 龙舞(泸州雨坛彩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Ⅲ-4 龙舞(易县摆字龙灯)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Ⅲ-4 龙舞(曲周龙灯)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
Ⅲ-4 龙舞(金州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Ⅲ-4 龙舞(舞草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上海市上海市松江区
Ⅲ-4 龙舞(骆山大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Ⅲ-4 龙舞(兰溪断头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Ⅲ-4 龙舞(大田板灯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
Ⅲ-4 龙舞(高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Ⅲ-4 龙舞(汝城香火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Ⅲ-4 龙舞(九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
Ⅲ-4 龙舞(埔寨火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
Ⅲ-4 龙舞(人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
Ⅲ-4 龙舞(荷塘纱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Ⅲ-4 龙舞(醉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中山市
Ⅲ-4 龙舞(浦东绕龙灯)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
Ⅲ-4 龙舞(直溪巨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江苏省
Ⅲ-4 龙舞(碇步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Ⅲ-4 龙舞(开化香火草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
Ⅲ-4 龙舞(坎门花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
Ⅲ-4 龙舞(龙灯扛阁)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山东省临沂市
Ⅲ-4 龙舞(火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Ⅲ-4 龙舞(三节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
Ⅲ-4 龙舞(地龙灯)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Ⅲ-4 龙舞(芷江孽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
Ⅲ-4 龙舞(城步吊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Ⅲ-4 龙舞(香火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
Ⅲ-4 龙舞(六坊云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中山市
Ⅲ-4 龙舞(鳌江划大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Ⅲ-4 龙舞(手龙舞)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Ⅲ-4 龙舞(潜江草把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潜江市
Ⅲ-4 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生活习俗舞蹈 中国广东省揭阳市